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姜一
初夏的富春江畔,水墨丹青与工业制造在常安镇大田村来了一次跨界碰撞。
近日,著名画家李治一行团队深入企业车间,以艺术家的敏锐视角见证"海味江南"的产业振兴之路。
李治,祖籍山东省泰安市。九三学社社员、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画家、一级美术师,师从著名画家宋涤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、中国军转民杂志社文化艺术编辑委员会副秘书长、西泠书画艺术研究院秘书长、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特邀教授、浙江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。
浙江渔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恩苍向李治系统阐释了企业的"三重奏"发展哲学:以"联合持股"破解乡镇用地困局,用"轻资产"模式激活小微园区效能,凭"共富生态圈"实现产业反哺民生。在展示厅里,李治先生对"富春江鱼糜"新品的研发理念尤为赞赏,其"从江到厂"的短链模式恰与画家"师法自然"的艺术追求异曲同工。郑恩苍则认同表示,这条“从江到厂”的短链模式,将是激活农业附加值的关键。
展开剩余68%常安镇鸟瞰
这就是当代的富春山居图。
当李治走进生产车间,被"家门口就业"的温情故事深深触动。46岁的后道包装工倪竹群朴实的笑容,让李治先生灵感迸发。倪竹群说,外出务工要房租,要吃喝娱乐,日常开销不小。现在走路上班,公司给交保险,每月到手平均有5000多元,还能照顾家里,很满足了。这些劳动者既是产业振兴的基石,也是新时代的美术创作母题。
倪竹群
在常安快消品基地,像她这样的“家门口就业”故事并不少见。这个由6家企业联合投资3.1亿元建设的产业集群,不仅让120多名村民实现了“离土不离乡”的就业梦,更以“产业引擎”带动了房租上涨、商铺增收、快递业务翻番的连锁反应。2024年,基地贡献税收611.9万元,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。
在博士创新站,李治先生与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团队展开深度对话。“公司带我们参观龙鳞坝景区,还提供人才公寓,乡村环境比想象中好。”一名“95后”研发员笑着说。这种跨界的智慧碰撞,正是渔福食品打造"人才公寓+人才生态"的生动注脚。
此外,产业集聚效应还催生了一个活力十足的“共富生态圈”。随着务工人员持续增加,周边配套服务业迎来蓬勃发展:农房租金从每月300元/间升至500元/间;餐饮店、理发店等商铺营业额普遍增长。
最直观的案例来自一位常驻园区的顺丰快递员,据郑恩仓介绍:“这位小哥原先月收入约5000元,现在随着园区业务量激增,月收入已突破万元大关。”
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,生动演绎了产业振兴带来的民生改善。在郑恩苍看来,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赋能,这也是此次邀请画家李治到访的原因。
当画笔触碰产业脉搏,方知共富画卷最动人的底色,是劳动者汗水折射的七彩光芒。"
发布于:浙江省启远网配资-配资查询网-股票配资推荐-股票配资工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